【台北。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西側歷史街區。清朝時期至今的歷史老街。電影「艋舺」拍攝取景之地。台北旅遊景點。台北捷運龍山寺站
剝皮寮街區是一條在清代即形成的街衢,並配合老松國小(1896年)成立,
都市計劃將老松國小旁的這段老街保留為學校的預定地,實施禁建,
也因此遂得保存了清廷街型和日據時代的牌樓厝。
我們到訪時巧遇台北兒童藝術節,把剝題寮老街妝點的更加熱鬧,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
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
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擁有獨特之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
這些裝置都是因為台北兒童藝術節而新增進來,不知道藝術節過後還會不會在?
船型的造型,上面用木條及浴缸搭建而成,
義工特別介紹從上層的浴缸裡躺著看世界,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可以鳥瞰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由字面上解釋,與剝樹皮、剝獸皮有關,但若以發音來研究,
在清朝嘉慶4年(西元1799年)當時稱為「福皮寮」,
而道光18年(西元1838年)至清朝末年改為「福地寮」,
到了日據時代因發音關係,被改稱為「北皮寮」,最後音近似閩南語發音的「剝皮寮」而得名。
船型造型樓上景觀,
由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徹底地展現出老街的風貌,裡頭充滿著濃厚的傳統人文氣息,
其獨特台味濃厚的歷史建築,吸引了台灣知名電影公司的注意,
以台灣國片自出的電影「艋舺」,成為最佳的取景拍攝之處。
伴隨著電影「艋舺」的宣傳推出效應,將其走向國際化,
不僅讓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也讓外國人見識台灣早期文化的特色。
逗趣的繪畫
剝皮寮歷史街區分為東西側,東側為"鄉土教育中心"
鄉土教育中心的分享文在另一篇分享,>>http://1817box.tw/blog/post/343428691
這篇為西側歷史街區,
夜晚的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歷史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日治時代市區改正後的立面以及光復後改建面貌,
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對於都市紋理的延續深具意義。
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老街
地 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康定路口
電 話:(02)23361704
營業時間:9:00~17:00,週一休館,免費參觀。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 【北海道景點】雲霄飛車之路。ジェットコースターの路。日本電視劇拍攝地點。一路向天空延伸的壯麗景致
- 【北海道景點】旭野山谷高地。旭野やまびこ高地。上富良野八景之一
- 【北海道景點】森林精靈露台。佇立在森林中的夢幻小木屋
- 【北海道景點】孤獨的聖誕樹。美瑛聖誕樹。美瑛景點推薦
- 【北海道購物】帆立屋しんや。ホタテヤシンヤ。扇貝養殖發源地
- 【北海道美食】すき家Sukiya 39號網走新町店。吉野家。日本牛丼的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