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同】寒溪神社。日據時期宜蘭地區所遺留之神社建築
寒溪神社往寒溪國小東側山邊,有一條通往新光的健康步道,兩旁樹林茂密,沿著羅東溪下游望去,可以俯瞰整個蘭陽平原。因此,在假日吸引不少遊客登高賞景,享受健康之旅,山腰上原來有日據時代神社,也有兩尊古砲,光復後因沒人管,日久就成了廢墟,後來經過重新整理,可以顯見當時的神社風貌。
日據時代的統治前期,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西元1864-1919年)是最後一任武官總督,在他之後臺灣總督府已幾乎全面控制原住民地區。為了避免再度發生嚴重的原住民抗亂事件,總督府採用剛柔並濟的統治風格,除了派遣大量警察進駐,在教育及宗教等社會教化上,也花了一番功夫,寒溪神社即是在這種懷柔社會教化政策下的產物。
二戰後,寒溪神社漸漸荒廢,本體皆已傾圮,僅遺留些許遺跡,例如石燈籠以及各平臺基座,民國90年代當地居民秉持遺跡基礎,自行整理環境及修建步道,成為目前所見外貌。
寒溪國小的前身為日本時代的寒溪番童教育所,寒溪神社即位於其上方之山坡上。
寒溪部落小旅行,這一站來到寒溪神社,經過寒溪國小旁的步道進入。
日本政府控制原住民地區後,為進一步教化原住民,因此普設神社,寒溪祠即是其中之ㄧ。位在偏遠部落的原住民神社,社格較低,通常以「祠」為名,由駐在當地的警察兼任神職人員,扮演精神上撫育的角色。寒溪祠主體建築規模雖不大,但佔地頗廣,是日本殖民歷史之具體見證,也是原民部落重要的文化地景,當地人俗稱「寒溪神社」。
寒溪祠於昭和7年(1932)8月,由寒溪、古魯、小南、四方林、大元五社蕃人寄附苦力,在寒溪駐在所後方山上興建。昭和8年(1933)8月11日上午舉行鎮座式。
進入寒溪神社遺跡前,會有石製的洗手臺(手水舍),供參拜之民眾洗手淨身。
寒溪祠建設的目的,將日本的神社轉化為原住民部落「自己的」神社,甚具指標作用。該祠將泰雅族的祖靈崇拜編入日本神道信仰中,並於每年8月11日舉行日本傳統的收穫報告祭;五社的住民為此神社的「氏子」,即信徒,5社的頭目為管理人,警察為顧問。
光復後寒溪祠乏人管理而荒廢,民國90年代初期當地居民基於石砌擋土牆傾垮,曾籌措經費進行環境整理及步道、砌牆修建,而成現貌。
神社前的石製階梯原本應有鳥居,現已不存在。
目前仍保留些許寒溪神社的遺物,但是神社本殿已經消失,毀壞的年代不詳。
進入神社本殿的途中會看到遺留的石燈籠基座,為四方形造型,上方的燈籠已遺失。
本殿周邊的石燈籠造型是來自平安神宮,在臺灣常見的方柱式立燈籠,上面之刻字已經被抹除。
神社拜殿遺址旁有「銃獵之廢」碑,象徵原住民放棄火器使用,歸順日本的統治。
石碑上勒刻「昭和八年十一月」,為寒溪神社的興建時間,其主要供奉日本天照大神和白北川宮能久親王。
神社本殿已經消失,毀壞的年代不詳。
二戰後,寒溪神社漸漸荒廢,本體皆已傾圮,僅遺留些許遺跡,例如石燈籠以及各平臺基座,民國90年代當地居民秉持遺跡基礎,自行整理環境及修建步道,成為目前所見外貌。目前寒溪神社遺址格局大致完整,依山坡地形修築成上、中、下三層平臺,中軸線的神社參道也算完整。此外,在最下方的平臺下方,還有一個殘留的洗手臺,是信眾參拜前先洗手淨身之地方。其餘平臺則散有幾只石燈籠及石碑,最上面的平臺則為神社本體,現在只剩基座。
寒溪神社
所在地址:宜蘭縣大同鄉寒溪巷16號寒溪國小後方山坡上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 【台中。外埔】石頭公園生態休閒農場。廢墟風熱門打卡景點。電影拍攝景點。空拍攝影分享
- 【台中。后里】全台十大必賞落羽松秘境之一。泰安落羽松。羽粼落羽松。空拍視野分享
- 【雲林。口湖】下崙興安代天府。1799一起久久驛站。台17特色地標
- 【台東。卑南】車泊旅行。星光小棧。星空銀河。百萬夜景。視野遼闊。遠眺台東綠島
- 【宜蘭。頭城】車泊旅行。大里漁港。大里海堤。海景第一排。眺望龜山島的療癒小站
- 【新北。貢寮】車泊旅行。福隆東興宮。福隆漁港。視野遼闊。水廁乾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