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大埤】大埤酸菜文化館。認識地方文化滋味
位於大德村的大埤酸菜文化館,館內介紹大埤鄉的酸菜歷史、文化特色,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館。兩層樓的建築,一樓設有大埤鄉的介紹、酸菜歷史、製程器物以及酸菜料理展示等;二樓則展示大埤地方各種農作器具設備。
酸菜文化館計劃收集大埤地方代表性農作物資料,以芥菜(醃製酸菜的原料為主),蝴蝶蘭、水稻等作物為輔,展示各種農作物操作時的農具、設備。並和各村辦公室及社區發展委員會進行大埤地區的鄉土文史資料整理,設立展示區列管。
酸菜館每年皆會舉辦「大埤酸菜文化節」,結合酸菜專業園區、酸菜館及地方農民等辦理農產展售和活動體驗,以酸菜文化、地方生活、環境教育,實為大埤鄉內一大盛事。
大埤鄉之醃製酸菜,應是源自客家技藝,並當知必定植作有豐足的芥菜,甫可應其需用且大都是在秋冬季節採收。通常,農民常是在稻作收成後於田間播撒芥菜種子,待其長至20~30公分高時再採收食用或醃製為酸菜。
芥菜家族:酸菜、福菜、梅干菜
芥菜以及酸菜、福菜、梅干菜(該稱語是起自廣東省梅縣客家族裔的梅菜乾),均是「芥菜家族」之成員,後三者的差別僅在醃製時程的長短。例如,若將剩餘未能食罄且猶未全乾的酸菜,撕成條狀加鹽曝曬後再裝於瓶甕內緊密擠塞,並經3~6個月的倒覆貯藏俾可易於水分的更加瀝乾,便可製成福菜(覆菜)。福菜泰半是選用酸菜的菜梗部位再經曬醃以製成,剩留的葉片部位可繼續曬至全乾後,使之可有更為長久的貯存期限,即是又稱為「鹹菜乾」的梅干菜,並常被捲成圓球之狀,此乃先人為思保存食物從而衍生出另類美食的智慧。
二樓展示大埤地方各種農作器具設備。
大埤酸菜文化館
地址: 雲林縣大埤鄉民生路665號
電話: 05 591 1071
店家/景點資訊
- 店家名稱:大埤酸菜文化館
- 所在地址:631臺灣雲林縣大埤鄉民生路665號
- 營業時間:日 三 四 五 六 08:00-17:20
- 店家電話:05 591 1071
- 評價:★★★★
- 備註資訊:
12:00~13:40為休息時間
交通資訊
評論
歡迎一起點擊星號參與評論唷!
延伸閱讀
- 【彰化。社頭】幸福覓境。視野遼闊。可欣賞高鐵、夕陽的半山腰秘境
- 【屏東。枋寮】枋寮食三香飯庄。隱藏在巷弄中的無菜單家常菜料理
- 【屏東。枋寮】枋寮基督教會舊遺址。火龍果教堂奇景
- 【北海道景點】洞爺湖展望台。筒倉展望台。可眺望洞爺湖全景的熱門拍照景點
- 【屏東。牡丹】台26線。天涯海角原始自然。最美濱海秘境公路。旭海到滿州風景
- 【北海道景點】洞爺湖。洞龍の湯。洞爺湖八景。洞爺湖雕刻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