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創立於日治時期,被列入台南市歷史建築後壁區義昌碾米廠,歷經4年整修終於完工,巨大檜木碾米機也得以啟動,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走訪菁寮老街時,無意間發現了"義昌碾米廠",義昌碾米廠創立於日治時期,是當時後壁菁寮地區規模最大,2層樓高的檜木碾米機具頗為壯觀,由於深具歷史價值,義昌碾米廠在2010年登錄為台南市歷史建築。特別的是修復過程也串連農村的「米糧記憶」,檜木老碾米機因部分構件遺失,無法運轉,幸好利用台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在2019年獲贈自麻豆合興碾米廠的舊料構件,才修好義昌老碾米機。

提到後壁菁寮,大家會想到「崑濱伯無米樂」及「俗女養成記」,無米樂的米就是從義昌碾米廠來的;碾米機具重新活化,可讓觀光客知道如何操作,也讓舊時碾米歷史重現。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義昌碾米廠裡面有販賣在地農產品。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義昌碾米廠創立於日治時期,廠內有座2層樓高的檜木碾米機具,頗為吸睛;解說人員說:碾米機具當時是聘請遠在台中豐原的師傅量身打造的。

義昌碾米廠2010年被登錄為台南市歷史建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南市政府與所有權人梁家三方共同出資,由梁家自辦發包,2016年展開修復工程,歷時4年終告完工。

在修復過程中,義昌的碾米機因部分構件遺失,無法運轉,所幸市府2019年獲贈麻豆合興碾米廠的舊料,得以運用部分文物及構件,才讓碾米機重獲新生。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創立於日治時期的義昌碾米廠,1931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發行工場名錄即登載「義昌精米工廠」,創設年代推估早於 1931年。義昌碾米廠第一代梁新義、梁新傳兄弟拚搏起家,1920年代曾經營「土壟間」(碾米廠前身)和「醬間」,1948年,梁新義買下義昌碾米廠,到他手中已是第五手,他沿用義昌名號繼續經營。 義昌碾米廠曾是後壁菁寮地區規模最大的碾米廠,一天最高紀錄碾米量達 5000公斤,「投幣碾米」見證當年碾米盛況。

第二代梁乃文 1944年畢業後接手家業,碾米事業在兩人手中到達巔峰。1991年工業發展帶動下,坊間出現小型碾米機,加上人口外移嚴重,碾米廠甚至曾經一周碾不到一袋米,碾米業趨於沒落,踏上歇業之路。

碾米廠雖然不在碾米,但空間保存得宜,從檜木碾米機房、倉庫到機具及文物等,一應俱全,2000年登錄臺南市歷史建築,2020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南市政府和梁家出資修復完成,重新打開大門「營運」,成為各界認識碾米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場域。目前由第三代長男梁志豪妻子翁雪華負責碾米廠導覽解說,次子梁志焜負責維修碾米機具,儘管碾米廠昔日功能不復存,但第三代透過另一種方式活化,延續碾米廠的米糧文化與風華。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後菁寮義昌碾米廠創設於1948年,為少見木造結構之碾米廠,而且機具設備仍可運轉,實屬珍貴。義昌碾米廠保存碾米相關產業設備及文物良好,結合菁寮週邊稻田,可做為一個活的生態博物館,讓下一代體驗粒粒皆辛苦的碾米過程。

【台南。後壁】歷史建築。菁寮義昌碾米廠。檜木老碾米機。重現嘉南平原舊時的米糧記憶

後壁義昌碾米廠

地址:臺南市後壁區菁寮 243號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GA瀏覽人氣: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