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松園別館。臺灣歷史百景之一。花蓮旅遊景點
幾年前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分享松園別館的建築物照片,
喜愛老建築的我,只能將遠在花蓮的松園別館放入口袋名單,
這次花東之旅,不忘到此一遊,也滿足了我對松園別館的想像。
松園別館入園需門票,可抵消費,
門票資訊>> 全票50元,半票25元,團體票40元,依據「花蓮縣歷史建築松園別館門票收費基準表」辦理。
門票均可「部份折抵」紀念品店、餐廳、語音導覽機租借之消費(優惠方案及特殊品項除外)。
松園別館位約建於民國32年,曾為花蓮港「兵事部」辦公室,
與附近的「放送局」(現中廣公司花蓮台)、「海岸電台」(現中華電信)與自來水廠(現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廠)等處松林連成一片,
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
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輕易掌控出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
加上濃密的松針樹蔭有如大傘保護,成為日軍在花蓮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
終戰後,此地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曾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
爾後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
89年由花蓮縣政府將松園編定為「歷史風貌專區」,九十年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之一,並入選為「臺灣歷史百景」。
建築物爬滿了綠色藤蔓,
小木屋原址所在的建築大部分早已腐朽,相傳室內中央原懸掛有天皇照片,是神風特攻隊隊員出發前的宿舍,就義前即在此地接受由天皇賞賜的「御前酒」。而木屋前的直立式煙囪,則是日軍戰敗後焚毀機密文件之地。
現在的木構建築是依循整體規劃之後所修復重建,室內空間雖然不大,但散發出的自然木頭香氣與閒適溫馨的氛圍,加上要拖鞋才能踏上的木質地板,讓木屋成為松園極受歡迎的小天地,學校的戶外教學、電影播放、多元的講座內容也都常常選擇這個地方舉辦,婚紗攝影更是不會遺漏這個地方作為美麗的場景。
花蓮,就像是由山風海雨所滋潤出的「詩的家鄉」,在此孕育了駱香林、楊牧、陳義芝與陳克華等一代代氣質獨具的詩人。自2006年,一場得以看見海藍天藍,聽見蟬聲蛙鳴,感受山風、海波、松濤對話的詩歌饗宴-太平洋詩歌節,就此慢慢積累東海岸文學的獨特人文景致。
設有輕食,咖啡
濃密的松林是松園最大的特色,日本人當年在整片台地栽種約100多株的琉球松,其用意是為遮掩及防風,百年來松樹們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海岸和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然而近年由於颱風、病蟲害與土質病變等威脅,為保護園區如今僅存的32棵老松樹。
為保護老松樹的根部,修築的林蔭木棧道
松園在民國90年獲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補助後,進行設施整建與各項活動規劃,包括文學講座、裝置藝術展覽等,與在地民眾進行交流,最後於91年9月23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隔年11月14日宣佈正式對外開放。
松園別館擁有花蓮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地勢居高臨下,可遠眺花蓮港及太平洋,
目前,松園除主體建築一、二樓可作靜態展覽與座談研習活動外,尚有側棟(目前為紀念品販售店,提供松園獨賣之紀念品)、後棟(松園餐坊),及小木屋(可作小型劇場與研習活動),戶外另有一表演平台(詩歌劇場),提供多面向的展演活動。
松別館仍然保留過去建造的日式建築
松園別館旁有臥松園區可免費參觀
松園別館擁有花蓮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地勢居高臨下,可遠眺花蓮港及太平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大片松林,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的風情,
徜徉其中,令人感覺心曠神怡,忘卻煩惱。
景觀特色:
台灣歷史百景之一,曾為「日治兵事部」,是花蓮地區僅存最完整之日據時代軍事建築。
松園別館
地址:花蓮市松園街65號
營業(開放)時間:
園區09:00~18:00 (每月第二、第四個星期二)
展示空間09:00~17:00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1.由北部前往:行駛國道五號於蘇澳交流道下,直行至馬賽路右轉上新馬陸橋後左轉中山路,續往蘇花公路(台9線)並直行,於進入花蓮市區後續行府前路(台9線)後接中美路,靠右行駛松園街即可抵達。
2.由東部前往:行駛台9線於進入花蓮市區後直行中正路,後於中正路與中美路交界處左轉進入松園街,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
搭乘台鐵東部幹線列車於花蓮火車站下車,出站後於前站左側花蓮客運站搭乘1123公車於〔松園別館〕站下車,後步行約6分鐘即可抵達。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 【大阪景點】阿倍野Harukas300展望台。大阪必訪地標。登上日本第一高樓。感受鳥瞰視角的震撼
- 【京都景點】祇園白川筋。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町家建築
- 【彰化。花壇】山野炊煙 夜間食堂。彰化139縣道夜景餐廳
- 【彰化。鹿港】發記粉粿冰。台灣古早味剉冰。堅持每日新鮮現做
- 【彰化。伸港】白色海豚屋。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中心。栩栩如生3D彩繪牆。如海豚躍動般的建築造型
- 【大阪購物】新世界商店街Osaka Zerorock伴手禮店。Kokomoyotteya Osaka-Shinse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