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葡萄牙語:Coloane)古稱鹽灣、鹽灶灣、九澳島或阿婆尾,因東北角之九澳灣與島上九澳山而得名。
此外,路環的葡文名稱原因,也有音譯自該島的粵語古稱「過路灣」。
由於該島大部分地還沒開發,植被豐富,風景優美,因此路環被譽為澳門最後的後花園。
來到澳門路環這個純樸的小漁村,很適合慢遊,散步在路環的街道上,有著與世隔離之感,
路環市區的觀音古廟,是路環地區小型廟宇之一,始建於嘉慶五年(一八○○年),道光十九年重修,
是僅次於路環天后宮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位於市區計單奴巷,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側。
昔日路環是小漁村,漁民出海作業都祈求平安和漁穫豐收,形成一系列對神明依托的崇拜,在面積不大的路環村落設立四座廟宇,
至今仍保留的,分別是天后廟、譚公廟、三聖宮,以及市區的觀音古廟,廟宇雖不大,但至今香火依舊,廟宇至今已超過二百年。
廟內碑記記載,是由當時的“艇戶船戶”集資建成,當時廟宇矗立海邊,船隻靠岸漁民上岸答謝神恩,因而香火鼎盛。
隨着漁業沒落,船艇泊岸景象已消失。
經過多年填海造地,昔日海岸邊已建成一座座村屋,現在古廟已被屋舍包圍,不易被發現。
天后古廟位於路環市區西沿的民國大馬路,
天后古廟這座廟宇的興建年份,碑記上稱建於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
而廟內最古老的文物古鐘亦可追溯至1763年。因此,這座天后古廟亦可算是路氹最古老的廟宇。
天后古廟的建築外看是單體式廟宇,但卻內分三殿,更為特別的是內設有一座四方亭。
四方亭亦稱“拜亭”,通常用於祭天。
澳門廟宇中設有四方亭的不多,最有名的當為蓮峰廟。
能設四方亭的廟宇,本身就帶有公所或官廟的性質。
當年林則徐到澳門與葡人接洽會談,就是在蓮峰廟內的四方亭中進行。
可想而知,天后古廟在路環廟宇中,確有其特殊地位。
路環天后古廟無論在建築規模、祀奉神像數量,都是路環地區首屈一指,此外其建築行格之特別,亦是該區僅有。
地址:澳門路環計單奴巷
地址:澳門民國馬路天后廟前地
按讚加入粉絲團延伸閱讀
- 【台南。中西區】全美戲院。全台唯一維持手繪電影看板
- 【台南。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97巷6弄隘門。台南兩處僅存清代隘門
- 【台南。仁德】善化牛墟市集。龜鹿二仙膠燉湯。正野生鱸鰻
- 【台南。中西區】臺南祀典大天后宮 大媽祖廟。全台唯一官建官祀媽祖廟。建築前身為明寧靖王府
- 【台南。仁德】百年歷史。善化牛墟市集
- 【雲林。西螺】季節限定。西螺大橋濁水溪河床甜根子草。夢幻銀白世界。空拍攝影記錄
GA瀏覽人氣:2,232